PRODUCTS
精品推荐
小食堂,大民生
从“吃得到”“吃得起”
再到“吃得好”
老年人的就餐问题向来是民心所系
为此,苏州搭建起
类型多样、广泛覆盖、便利可及
平价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
苏州全市共建有助餐点2059家
助餐对象覆盖
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
初步形成了“15分钟助餐服务生活圈”
让老年人就近就便
吃上暖心饭、放心菜
中央厨房明厨亮灶,吃得放心!
早上6点,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福利中心的中央厨房已是一派忙碌景象,厨工阿姨熟练操作着自动化设备清洗菜品,随后厨师团队开始当天的烹饪工作,翻炒、抖锅,在大厨们精湛的技艺下一份份色香味俱佳的餐食即将出炉,紧接着冒着热气的饭菜被分装在保温箱中,“兵分多路”配送至园区南部片区24个助餐点80余个小区,大概在11点左右,辖区范围内的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气腾腾、营养均衡的午餐。
作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
从2021年10月起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福利中心的
中央厨房正式运行
以统一配餐的方式打破社区界限
为包括金鸡湖、胜浦
斜塘街道在内的24个助餐点
80余个小区提供集中配送助餐服务
至今已累计服务老人近10万人次
中央厨房1500平方米的空间
引进智能化厨房设备
建成包括食品清洗、食品加工
食品烹饪、消毒等自动化流水作业线
打造“自动化厨房”
实行标准化、化生产
让整个制餐过程更加标准可控
中央厨房相关负责人说:“自从采用中央厨房按需订餐、统一制餐、配送分餐、服务就餐的模式后,助餐效率大大提升,目前该厨房日均供客能力超过3000份,有效破解了园区老年人“舌尖上的难题”。”
东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说:“我们是老小区,助餐点空间有限,中央厨房统一配餐,不仅省去了厨房空间,节约了场地,食品安全和营养更有保证,实实在在解决了老年居民的吃饭难题。”
家住新馨社区的邱老伯说道:“自从家门口的助餐点开业后,我基本每天都来吃,一个人开伙比较麻烦,这里的菜不错,荤素搭配很有营养。”
为了打通老年人就餐“一公里”
2010年
苏州率先在全省
开展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建设
截至今年6月底
全市共开设现场烹饪的
老年中心食堂232家
家门口就餐服务站599家
另有1228家助餐点
可通过预订实现送餐上门
并建立了助餐点工作人员
社区志愿者为主的送餐队伍
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用餐需求
刷脸支付、送餐上门……
助餐点超方便!
中午时分,姑苏区沧浪街道潼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餐厅里,飘出阵阵饭菜香味。今年52岁的叶瑛在活动室读完报后,来到餐厅选好盐水鸭腿、素鸡烧肉、韭菜绿豆芽和白菜汤。她在窗口的刷脸支付设备前一站完成支付,一份营养美味、干净卫生、方便快捷的午餐就搞定了。
食堂开业两年多来,叶瑛几乎天天来,用脚给这处助餐点投了一票。而除了“堂食”,助餐点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为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便利。
刷脸支付、送餐上门……
助餐点超方便!
中午时分,姑苏区沧浪街道潼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餐厅里,飘出阵阵饭菜香味。今年52岁的叶瑛在活动室读完报后,来到餐厅选好盐水鸭腿、素鸡烧肉、韭菜绿豆芽和白菜汤。她在窗口的刷脸支付设备前一站完成支付,一份营养美味、干净卫生、方便快捷的午餐就搞定了。
食堂开业两年多来,叶瑛几乎天天来,用脚给这处助餐点投了一票。而除了“堂食”,助餐点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为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便利。
苏州不少助餐点
支持居民通过刷脸、刷卡
扫码等自助选购
为老年人用餐
提供更加多元的便捷服务
通过将“幸福助餐”服务
从自主选择就餐点、订餐、配餐等
全过程一体化信息系统
嵌入“姑苏·惠服务”政务自助一体机
姑苏区实现了在线下自助设备
“一键预约”的订餐服务
市民动动手指就能实现助餐预约
潼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相关人员表示,为了提高食堂运作效率又能将优惠补贴给到符合条件的老人,在支付环节引入智能技术,“刷脸”实现人员识别、补贴和无感支付,解决了使用实体补贴卡时,老人担心掉卡、食堂担心冒用这两大痛点。
“点对点”供餐服务
老人足不出户享受助餐服务
上午10点30分,家住娄葑街道家和社区的赵月华从社区志愿者的手中接过了一份冒着热气的爱心午餐。这份爱心午餐出自娄葑街道的“爱心厨房”。今年82岁的赵月华,是一名独居老人。由于住在6楼,又没有电梯,饱受之苦,买菜做饭对她来说苦不堪言。“自从有了爱心厨房,我足不出户就能吃上饭,简直太幸福了。” 赵月华告诉记者,“爱心厨房”解决了她居家养老生活中的难题。
为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
娄葑街道探索推行
“居家养老——爱心厨房”
公益类非营利性助餐项目
为高龄、失能、独居老人
提供化助餐服务
每餐一大荤、一小荤、一素菜、一汤加一饭,餐标是12元。居住在娄葑街道辖区范围内且失能、残疾、独居的市级及市级以上劳模,免餐费;
居住在娄葑街道辖区范围内、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能、残疾且独居的(或95岁以上)动迁社区户籍老人,每餐个人承担3元;
居住在娄葑街道辖区范围内、具有娄葑街道户籍、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失能、残疾且独居的(或95岁以上)城市社区老人,每餐个人承担9元。差额部分由爱心资金池补充。
为了让老年人能够足不出户吃上热乎饭
“爱心厨房”通过
“爱心企业+社区社工+爱心志愿者”的接力模式
为社区老人提供从厨房到餐桌的
“点对点”供餐服务
让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助餐服务
目前“爱心餐”覆盖街道
26个社区161名老人
小小的爱心厨房,承载的是家的味道,也传递着爱与温暖,折射出苏州这座城市的文明之美。苏州探索“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模式,着力解决居家老人特别是经济困难和空巢、独居、高龄等特殊困难老人“吃饭难”问题。“”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助餐点建设、运营补贴1048万余元。
“适老餐”按不同套餐进行定价,一般在10元至25元之间。经济困难、空巢、独居、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助餐服务时,可享受用餐补贴。张家港市镇两级财政按每人每餐4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常熟市、太仓市、相城区设立惠老助餐慈善项目,为辖区老年助餐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苏州市慈善总会(会)投入50万元,联合苏州高新区慈善总会(会)、苏州吴中区慈善总会(会)等试点开展为老助餐项目,全年将向1000多名生活困难老人提供午餐补贴或送餐服务。